
马克西姆更喜欢“钢琴玩家”这个称呼。

华发水郡湿地公园露天演奏台流溢着古典艺术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

接受华发荣誉业主称号
2日,刚在厦门举办完音乐会的马克西姆来到珠海,在华发水郡湿地公园露天演出。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
在大自然中演奏太棒了 记者:欢迎来到珠海,这是你这次中国巡演的最后一站,对于这次巡回演出你有什么感受?
马:3周的演出,去了一些没去过的城市,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并且过得很愉快。我很期待下一次到中国的巡演,希望可以到更多的城市。
记者:这次你在珠海的华发水郡湿地公园露天演出,对场地你有什么感想?
马:这是我第二次露天演奏,之前是在雅典奥运会上,这次是在湿地旁进行露天演奏。能在大自然中演奏太棒了!我在来的路上就和朋友聊这事儿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这里演出。
一开始就喜欢古典音乐 记者:你从9岁开始学钢琴,第一次看到钢琴时有何感觉?
马:第一次看到钢琴时,我才6岁,那时我就喜欢上了它。9岁时我央求妈妈送我去学音乐,她同意了。接着我弹奏古典音乐时又爱上了古典音乐,在不同的音乐和作曲家中寻找快乐。我的父母不是搞古典音乐的,他们也从来没有强迫过我,所以我只是一个想要弹钢琴并爱上了古典音乐的人。
记者:人们称你为“欧洲新古典音乐王子”或者“钢琴玩家”,你更喜欢哪个称呼?
马:我不喜欢王子,我更喜欢“钢琴玩家”这个称呼,听起来更像我。
以新形式演绎古典音乐 记者:你最开始学习古典音乐,为什么会转向跨界音乐呢?
马:是的,我同时也是一个电脑合成音乐的发烧友,也会去探索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前我在表演古典音乐时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后来遇到了我现在的经纪人梅尔布什,他是很完美的跨界音乐人,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开始一起打造跨界音乐。
记者: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梅尔布什和胡尔伊奇对你有什么影响?
马:梅尔布什造就了我的职业生涯,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胡尔伊奇是我的朋友,为我创作了很多音乐,我有现在的成绩与他分不开。遇到他们之前我是一个古典音乐演奏家,他们的出现让我的曲风得以成形。
记者:你的梦想是让更多的人喜欢古典音乐,但有人觉得你在古典音乐中加入电子或者Hiphop的元素之后就不是纯粹的古典音乐了。对此你怎么看?
马:那不是不纯粹的古典音乐,是跨界音乐,是演绎古典音乐的新形式。我个人很喜欢古典音乐,但有时候古典音乐也很难理解,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少去听古典,采用跨界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年轻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即使被困在地窖仍然练琴 记者:你被称为弹钢琴最快的人,平常有没有对手做什么保养?
马:我很注意保护我的双手,比如我出来巡演,自己是不提东西的,我要保护手部的肌肉。
记者:很多人说你是钢琴演奏界的天才,在学习和天赋两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马:天赋是必须要有的一部分,是最基础的部分;我自己花了很多时间不断练习才有了今天的我,所以我觉得反复不断的练习比天赋更重要。
记者:珠海很多孩子两三岁就开始学钢琴,你觉得哪个年龄学钢琴最好?
马:我不赞成父母太早让孩子去学钢琴。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送他们去学校学习音乐,尤其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就强迫他们去学习,那对我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孩子就要做孩子应该做的事,享受童年,否则就会走弯路。就我来说,比较懒,经常不愿意去练习钢琴,但是我很喜欢古典音乐,想把音乐作为我的事业想成为音乐家。在我15岁时,我的家乡克罗地亚发生战争,小镇到处都是枪林弹雨,但钢琴是我的唯一,即使被困在地窖,我仍然每天坚持练琴。我很享受音乐,同时还交了很多朋友。
新闻回放 “世界钢琴圣手”马克西姆琴动湿地 本报讯 记者张晓红 实习生薛达敏报道:10月2日下午,华发水郡省级湿地公园的草木、流水按捺不住舞动的欲望,时缓时急、激情澎湃的钢琴音符跳动在湿地公园的每一个角落。曾获邀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弹奏主题曲的“世界钢琴圣手”马克西姆在华发水郡与珠海市民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场音乐会作为马克西姆特别增设的2010中国巡回演奏会最后一站,也是华发水郡为其业主奉献的一场极具国际水准的节日视听盛宴。离开珠海前,马克西姆说出了对于这次 “琴动湿地华发水郡音乐会”的感受:“这次演出是在最好的舞台,用最好的钢琴,有最热情的观众。”
马克西姆珠海音乐会舞台是露天的,这是马克西姆在继雅典奥运会之后第二次在露天演出。舞台依着华发水郡,望着华发水郡省级湿地公园,三面环水,形成一个半岛。舞台旁是可以容纳近700名听众的观众席,有两个屏幕从不同角度直播马克西姆演奏时的种种神情动作。
音乐会结束后,华发股份副总裁、世荣房产总经理陈茵女士与马克西姆互换了礼物。马克西姆得到荣誉业主证,华发水郡的业主从此就有了位国际大师级的邻居,而他也慷慨地将“圣手”的手模捐给了主办方留作纪念。
人物简介 马克西姆姆尔维察 (MaksimMrvica,1975年5月3日-),克罗地亚流行钢琴演奏家,现居伦敦。曾获邀请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弹奏主题曲《OlympicDream》。9岁跟马利亚瑟科索学习钢琴,并于同年公开演出。12岁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海顿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15岁克罗地亚战争爆发,他虽然被困在地窖8天,仍坚持每天练琴7小时,并在战火中举行音乐会。18岁在萨格勒布的钢琴比赛中得冠军。24岁在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冠军。26岁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冠军。
本报记者 张晓红 实习生 薛达敏/文本报记者 赵梓/摄
稿件来源:2010年10月11日《珠海特区报》A9版